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資訊
守護環境的“地下工作者”,地埋式污水處理廠要“遍地開花”
發表時間:2023-02-03 10:55:44瀏覽量:31
導讀:地埋式污水處理廠“風頭正勁”,“悄無聲息”守護水環境,誰能不愛?
近日,環保在線了解到,目前重慶市最大的地埋式污水處理廠,沙田污水處理工程一期項目主體完工,已進入通水試運行階段,該地埋式污水處理廠完全投用后將服務于青木關鎮、鳳凰鎮、青鳳工業園片區等多個地區,服務面積在47.2平方公里左右。
有關工作人員表示,待該地埋式污水處理廠完成投運,將形成地下污水處理、地上景觀公園的新格局,將減輕梁灘河及三峽庫區的水環境污染,改善西部科學城的生態環境。
結合社會發展速度、地區人口密度及空間的有效利用等因素看,要發展地埋式污水處理廠的思路是正確的。而從環保的角度出發,地埋式污水處理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地下無需蓋房、無需采暖保溫,助力節能降耗,而地表空間則可以用于綠化或公園設施,暨美觀又有利于環境健康。再細化地說,地埋式污水處理大幅降低了二次環境污染的風險,且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及工藝對水質適應性強,耐沖擊負荷性能好,出水水質穩定……
當然,除了重慶市最大的地埋式污水處理廠,還有不少地方也紛紛將污水轉接“地下”,地埋式污水處理廠似要“遍地開花”?
2022年末,白洋淀上游首個全地埋式污水處理廠保定陸崗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主體結構完工、具備通水運行條件。該項目為白洋淀上游流域綜合治理重點項目,投資12.3億元,日處理規模10萬噸,采用全地下模式運行,待該工程建成投用,保定主城區的污水集中處理能力將達到49.5萬噸/日。
浙江省在建規模最大的地埋式污水處理廠,由中鐵一局市政環保公司承建的浙江杭州蕭山錢江污水處理廠項目,此前順利通過了五方驗收小組的聯合驗收。該項目日處理量在40萬噸左右,也是中鐵一局承建的最大的地埋式污水處理廠。項目采用“改良AAO”處理工藝,出水標準達國家一級A排放標準,該污水處理廠的地表建設為生態園林公園,有效保障地方生態環境。
上海首座“全地埋式”污水處理廠——南翔污水處理廠一期擴建工程近日完工,日處理能力再攀新高,從5萬立方米提至10萬立方米。此前完成了設備安裝,進入調試階段,根據相關報道顯示,按照計劃,該項目擴建工程在春節假期后將完成環保驗收,進入通水生產階段。南翔鎮全域以及馬陸鎮部分區域的污水處理能力即將進一步提升。
環保開題,未來,大概還有更多污水將運入地下,“悄無聲息”地解決污染問題!